尽管有残酷现实的映衬和金马奖的加持,《嘉年华》仍旧在院线中只能一闪而过。我在一家小影院的小厅找到了一场排片,几乎是专场。座位旁边的安全门已经损坏,每一分钟就发出滴......的一声。一开始觉得出戏,时间长了倒是与观影时产生的烦躁、压抑、无力感暗合。
观影结束,导演的名字还未升起,几束射灯已经直射到荧幕上。询问了一下影院的工作人员,人家原本也没打算为噪音道歉,所以也“顺理成章”的告诉我们,票退不了,哪怕两张中的一张也退不了。走出影院,阳光正灿烂,想寻辆共享单车。小蓝已死,app报错,押金回不来,预存冻结了。一条街的小黄车,竟也没有一辆是完好的。孤零零停在各个餐馆、商铺门口的那些,保准是多次报修或者干脆连二维码都已经被破坏的。
阳光下的一切与黑幕下的一切都是一样的,这就是《嘉年华》成功的地方。电影里几乎每个人都是受害者,孩子是无力的,大人也如孩子般无力、随波逐流,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呢。
剧中仅有两个抗争者,一个是受害的小文,一个是郝律师。小文12岁,抗争的武器主要是沉默和逃跑。郝律师从业十几年,该读懂的东西都能读懂,不缺挣大钱的资本,但因为“这样的案子,得有人做”而坚持着。官商勾结、黑白两道的描写并未在剧中完全展开,但成年人看戏,看的就是人生如戏,又怎会不懂。现实当中也有这样的好律师,但不好找。现实当中也有因一个案子被判了刑的警察和专家,但不敢让当事人在这条故事线上押多大宝,毕竟广电总局也不是每次都这么大度。《嘉年华》的观感已经与现实中的观感混杂在一起。戏,又不是戏。不是戏的,也竟成了戏。悲愤之余的改变从来不是谁赐予谁的。除了围观改变中国,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社会角色如何扮演才是真正改变这个社会的机遇。身为判官,决定生死黑白,用好自己的枪和笔,在自己手中不要制造冤案。身为律师,吃的是法律的饭,不要砸自己的饭碗,如能向郝律师看齐,让法律操作中包含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人性温度那就更好。开电影院的,做小买卖的,玩资本的,骑共享车的也都是同理。
改善这个社会,从改善你自己开始;保护你的孩子,从善待你身边的每一个弱者开始。